这样帮孩子培养人缘 家长都学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0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这样帮孩子培养人缘 家长都学学的相关文章:上一辈常常教育我们“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于是很多善良的人们从来不肯请人帮忙,哪怕是举手之劳的小事,都仿佛欠了别人巨大的人情,总想着找个机会要还上。这就是为什么“好人”的人脉网络往往单薄:因为当我们...

  上一辈常常教育我们“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于是很多善良的人们从来不肯请人帮忙,哪怕是举手之劳的小事,都仿佛欠了别人巨大的人情,总想着找个机会要还上。

  这就是为什么“好人”的人脉网络往往单薄:因为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就缺少了建立关系的缘由。

  1.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可是上周,孩子的学校让每个小学生做一些手工,他们周末要去敬老院献爱心。要求同学们想要献什么“爱心”自己想,但必须是亲手做的。

  女儿在家热火朝天的准备“爱心”,晚上写完作业就去叠手工小盒子,她说这个小盒子可以用来放杂物或者吃饭时候用来放骨头,她打算当做“爱心”献出去。女儿每天九点完成作业,就开始叠盒子一直到十点,把自己累的够呛。

  谁知昨天突然和我说“真郁闷,早知道不叠盒子了”!怎么好好的就郁闷了?问了才知道,其他同学把自己的“爱心”互相交换,这样每人都有两三个不同“爱心”,而女儿只有一堆盒子。

  “那你也可以和他们交换呀?”我说。“可是我和人家又不熟,我怎么开口呢?”“那他们是怎么变熟的呢?”“我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做什么都拉着别人,连上厕所都互相陪....”你也可以拉别人一起上厕所啊。”我不禁觉得好笑。“可是万一人家不想去呢,我不想麻烦别人....”

  看吧,为了不麻烦别人,女儿竟交不到挚友了。我也才发现,女儿之前忙着叠盒子的时候,竟也没有“麻烦”我帮她一起叠!

  我不得不反思,我的教育是不是有失偏颇?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就是靠互相“麻烦”才越来越温暖了吗。相互麻烦,才能有付出,彼此麻烦,才能有感情。

  午休时请同事帮忙热个午饭,却因此讨论起怎么烧菜,收获了不少秘诀;下雨天让新搬来的室友帮忙收下衣服,从此打开了话匣子,彼此都有了家的温暖;很多自己没法做到的事情,借助别人的“举手之劳”,方便了自己的同时,也会增进友谊,升华情感。

  2.但是,如果不是“举手之劳”,那么有些要求就会显得过分了。

  前阵子看到一个真事,有个好心人把自己一个本来就不熟的旧同学拉黑了。起因是旧同学的母亲得了癌症,于是旧同学迅速在朋友圈向大家求捐款,求转发,求扩散。

  毕竟是老同学,这个好心人也响应号召捐了款。但是这位旧同学却私信他:你不是开了个小饭店嘛,先借我100万呗,今天下午打我卡里吧,急用!

  这个好心人就惊呆了,说自己无能为力。旧同学特别生气:你也是有父母的,怎么能这么冷血!这个好心人也发火了:正是因为我也有父母,我才看不起你!你自己有收入,你的父母有医保有退休金,家里还有车有房。你不赶紧帮父母联系医院,第一时间先忙着从别人口袋掏钱。你到底是自己尽孝,还是想让别人替你尽孝?

  说完果断拉黑了。不得不说,社会上是有很多像“旧同学”这样不知道分寸的人,这次让你帮忙搬家,下次让你帮忙捐款,以后说不定还要你帮忙捐肾!这种不知道分寸的“麻烦”可千万不能教给孩子,没有人喜欢不等价的互相帮忙,麻烦别人的前提是对方举手之劳就可以做到,不然不仅不会增进感情,反而会变成彻底绝交。

  3.教育孩子什么事可以麻烦别人,什么事不能麻烦别人,一定要把握一个度。

  为什么有些事虽然给别人添了麻烦,却更加拉近了彼此的关系;相反有些事对方帮了自己,却也因此渐行渐远成为陌路。

  让人帮忙不是要真心给对方制造大麻烦一定要告诉孩子是“举手之劳”,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机会去帮助自己,为什么呢,为了欠下人情,好让别人下次想麻烦自己的时候没有顾虑。这样帮来帮去,关系才会越来越近。

  假如是打着互相帮助的幌子,给朋友制造大麻烦,那还是算了。别把孩子教成那样的人,碰到那样的人也要让孩子远离,有些人你有理也和他说不清。

  尽量不要涉及金钱这样的利益关系人脉更多是一种个人感情,一旦牵扯到利益,感情或多或少有点变味。即便真的有利益关系,那也最好不要将这种帮忙看作是搭接人脉,而应该把它看作一个契约。

  帮忙是相互的,有人帮忙记得及时还,人际关系的核心行动是“来往”。就好比借书,一借一还中就有了“来往”,一来二往就建立起感情。建立人际网络的方式同样如此:麻烦了朋友一次,算是借了一个人情,人情总要还的,当下次再还的时候,关系就更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这样帮孩子培养人缘家长都学学,家庭教育,幼儿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3fd5acf1dbe10167c07b80e.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