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带孩子进草丛灌木必须警惕恙虫叮咬 死亡率达6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1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夏季带孩子进草丛灌木必须警惕恙虫叮咬 死亡率达6成!的相关文章:晴朗的夏天正是野外郊游露营的季节,不过,小儿科医生提醒,若游玩回家莫名出现高烧不退,甚至出现皮肤焦痂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罹患了“恙虫病”,是一种致死率高达60%的法定传染病,应立即送医治疗。>>>>我们...

  晴朗的夏天正是野外郊游露营的季节,不过,小儿科医生提醒,若游玩回家莫名出现高烧不退,甚至出现皮肤焦痂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罹患了“恙虫病”,是一种致死率高达60%的法定传染病,应立即送医治疗。

>>>>

  我们先看两则新闻:

  接连一周,4个月大的福清女婴高烧不退,辗转多家医院,却查不出原因。6月17日,她心衰病危,被紧急送到省妇幼保健院,医生在她的右腿发现一个黄豆大的黑色焦痂,才查出是恙虫病。女婴已引发凝血功能异常、心力衰竭、肺炎等并发症,在抢救半个月后才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仍住院治疗。

 >>>>

  女童左手出现红色斑状丘疹

  恙虫病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延误治疗致死率高达6成

  小儿专科医生李宏昌表示,恙虫病是我国的法定传染病之一,经带有立克次体的恙螨叮咬而感染。过去文献曾指出恙虫病死亡率高达60%,原因在于感染后容易造成败血症、肺炎、脑炎及心肌炎等,也可能因血小板过低引发出血,或肝功能异常导致急性肝炎等并发症。

此虫不足一毫米,此为显微镜下放大五百倍的模样

  >>>>

  恙虫病常被误诊为感冒 旅游史辅助诊断

  如何及早发现恙虫病?

  恙虫病发病后病患会出现持续性的高烧,伴随剧烈头痛、肌肉痛、淋巴结肿大,发烧一周后,躯干冒出红色斑状丘疹,甚至扩散到四肢及脸部,此外,也可能出现咳嗽、眼球痛、结膜炎等病状,因此常被误认为感冒。但除了恙虫病之外,常见的病毒或细菌感染也可能会有发烧症状。

  小儿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认为,恙虫病的危险常来自于其症状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搞混,进而延误就医时机。如果病童反复发烧,却没有合并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没有出现口腔溃疡、手脚水泡等肠病毒症状,又曾去过恙虫密集区旅游,临床上就会提高警觉怀疑有恙虫病的可能。

>>>>

  恙虫病的确诊关键!6成病患有“焦痂”

  除了警觉高烧不退的症状之外,“焦痂”也是恙虫病的确诊关键之一。

  无痛性焦痂是恙虫病独有的特征,其他昆虫叮咬很少会形成焦痂。恙螨体型小,民众被咬后不会有任何感觉,伤口也不像一般被蚊虫螫咬后会立刻红肿,病患多半不会注意到,也很少为此就医;大约一周后,由恙螨唾液造成表皮和真皮细胞坏死所形成的焦痂也不痛不痒,加上焦痂一段时间后就会脱落,如果家长也疏于注意孩子身上的小伤口,就可能延误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

  女童右臀被恙虫叮咬兴形成焦痂

  需注意的是,恙虫病潜伏期可达1至3周,焦痂虽可帮助医师诊断恙虫病,但大约只有6成病患会出现焦痂,并非恙虫病唯一的诊断标准。因此,专家表示,除了临床上仰赖有经验的医生提高警觉,观察病童临床表现、病史和旅游史之外,还需要实验诊断数据、影像学报告等综合判断,才能掌握恙虫病早期治愈契机,尽快投药治疗。

>>>>

  恙虫病流行期 野外出游穿长袖长裤+喷防蚊液

  每年的5至7月是恙虫病高峰期,恙螨常爬在土壤表面或杂草尖端,伺机攀上经过的动物。医生李宏昌表示,暑假正是许多亲子出游、野外露营的时机,民众外出最好穿着包覆性佳的长袖长裤,也可以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防蚊剂(含化学成份敌避DEET),活动结束后尽快洗澡、换洗全身衣物,这样就能大幅降低罹患恙虫病的机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夏季带孩子进草丛灌木必须警惕恙虫叮咬死亡率达6成!,早教育儿精选,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93b3926bc2a019a30c55ad.html

分享到: